标准企业集团探讨工业窑炉污染预防可行技术手册
1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机组排污单位的废水、废水、固体废物和噪音污染预防可行技术。
本标准可作为以煤、油、气和生物质成形燃料为燃料的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蒸气机组、各种容量的冷水机组,各类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等机组排污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排污许可管理和污染预防技术选择的参考。
使用煤粉、水煤浆、煤炉渣、石油焦、油页岩等的机组选择污染预防可行技术时,可参照本标准中燃煤机组的污染预防可行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述文件或则其中的条款。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工业锅炉,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798废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3271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通常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方法》(国家环境保护总署令第5号)
《关于公布的通告》(国环规大气〔2017〕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述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污染预防可行技术availabletechniquesof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
按照我国一定时期内环境需求和经济水平,在机组污染预防过程中综合选用污染防治技术、污染整治技术和环境管理举措,使污染物排放含量稳定满足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要求且已实现规模应用的技术。
4热力生产工艺与污染物形成
4.1热力生产工艺
4.1.1机组热力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燃烧系统、贮存系统、制备与输送系统、辅助系统和污染预防系统等。典型机组热力生产工艺步骤图拜见附表A。
4.1.2燃烧系统根据燃烧方法可分为层燃炉、流化床炉榻榻米燃炉;储存系统主要包括燃料料仓/油罐、燃料货场、粉矿渣库、脱硫副产物库、灰渣场等;纯化与输送系统主要包括燃料纯化装置、燃料上料装置、燃料输送装置等;辅助系统主要包括软化水纯化系统和冷却水系统;污染预防系统主要包括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预防系统等。
4.1.3燃料主要包括煤、油、气、生物质成形燃料等。
4.1.4机组热力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的物理药剂主要包括脱硝剂(石灰石、石灰、氧化镁、氢氧化钠、碳碘化钾等)、脱硝还原剂(尿素、氨水等)、水处理药剂(絮凝剂、助凝剂、絮凝剂等)等。
4.2污染物形成
4.2.1废水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缩聚物等。其中颗粒物主要形成于燃烧系统、贮存系统、制备与输送系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汞及其缩聚物形成于燃烧系统。
4.2.2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产污水和生活废水,其中生产污水主要为干法脱硝污水和软化水再生污水等。
4.2.3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飞灰、炉渣、脱硫副产物、废弃滤布和废水处理形成的淤泥等通常固体废物工业锅炉,及废催化剂、失效的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等危险废物。
4.2.4噪音主要来始于燃料加工设备(磨煤机等)、工艺辅料纯化(破碎机等)、污染整治(水泵、泵等)以及物料货运(皮带输送机)等。
5污染防治技术
5.1清洁燃料取代
5.1.1机组排污单位宜采用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品质标准的轻油分、低热值燃料,坐落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的机组,不得使用纳入《高污染燃料目录》中的燃料。
5.1.2依据不同地方的清洁燃料供应状况,机组排污单位应根据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宜生物质则生物质的原则,有序加强清洁能源取代。
5.2低氮燃烧技术
5.2.1低氮燃烧技术主要包括低氮燃烧器(扩散式燃烧器和预混式燃烧器)、炉膛整体空气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等技术,具备投资成本低、运行简略、维护便于等特性。选用该技术时,应留意一氧化碳排放问题。
5.2.2低氮燃烧器技术普遍适用于室燃炉,按照燃烧方法可分为扩散式燃烧器和预混式燃烧器。
5.2.2.1扩散式燃烧器通过化学结构的优化以实现空气和燃料分层、分阶段送入窑炉,扩大燃烧区域、降低火焰体温,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选用扩散式燃烧器的燃煤、燃油和燃天然气机组氮氧化物形成含量可分别低至200~600mg/m3、200~400mg/m3、60~200mg/m3。
5.2.2.2预混式燃烧器适用于煤气机组,按照降氮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贫燃预混与风冷预混燃烧器。贫燃预混燃烧器是运用高适量空气减少火焰体温,同时辅以金属纤维等结构分割火焰,稳燃的同时可使气温分布均匀,降低氮氧化物生成。以天然气为燃料时预混燃烧器的氮氧化物形成含量可低至15~80mg/m3。风冷预混燃烧器选用间接冷却的方法将火焰内侧的糖分从低温区带走,增加预混火焰低温,降低氮氧化物生成,以天然气为燃料时风冷预混燃烧器的氮氧化物形成含量可低至15~50mg/m3。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