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 锅炉运行常见的50个问题被同学圈刷屏了!
【本期内容,由北京神农赞助上映】
1.减温器的型式有什么?各有何特征?
减温器主要有表面式和混和式两种。
表面式减温器,通常是运用给水作为冷却介质来增加汽温的设备。其特征是:对减温氨氮要求不高,但这些减温器调节惰性大,汽温调节升幅小,但是结构复杂、笨重、易破损、易渗水。故现代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中极少使用。
混和式减温器是将水直接喷入过热蒸气中,以达到降温之目的。其特征是:结构简略,调温升幅大、而且灵敏,便于手动化。但它对喷水的品质要求很高,以保证合格的蒸气质量。
2.喷水式减温器的工作原理是如何的?常用何种减冷水?
低温蒸气从减温器进口端被引进文丘里管,而水经文丘里管扁桃体喷管喷入,产生雾状沙粒与高速蒸气流充分混和,并经一定厚度的套管,由另一端引出减温器。那样喷入的水吸收了过热蒸气的糖分而变为蒸气,使汽温增加。因为对减冷水的质量要求很高锅炉,有些机组运用自制冷凝水作为减温水水源。但现代高参数机组的给水质量很高,因此广泛选用机组给水作为减温水源,那样就大大减化了设备系统。
3.喷水式减温器结构怎样?
喷水式减温器(混和式)的结构型式较差,常用的一种(见图)为圆锥形的联箱,内装有一文丘里喷嘴(即拖放管),机翼的头部装有喷头并与喷水源相通,沿文丘里管外联箱内
壁还装有一段薄壁套管,以免水滴溅到体温很高的联箱厚管壁上形成过大热蠕变而造成毁坏。
4.为何屋面过热器属于幅射式过热器?
由于屋面管过热器是布置在熔池和水平烟道上方,此处的烟气流速是很低的,因此吸收的对流热很有限,他们主要接受低温烟气的辐射热,故属于辐射式过热器之列。
5.再热蒸气的特征怎样?
再热蒸气与过热蒸气相比,它的压力低、密度小、比热小、对流吸热系数小,换热功耗差,所以对受热面管壁的冷却能力差;因为比热小,在同样的热误差条件下,出口再热汽温的热误差比过热汽温大。
6.哪些叫再热器?它的作用是何种?
把汽轮机高压缸做过功的中温中压蒸气再引回机组,对其再加热至等于、高于或略高于新蒸气体温的设备叫再热器。
再热器的使用,减少了蒸气的热焓,不但使做功能力降低,并且循环热效率提升,并增加了蒸气在汽轮机中膨胀未了的温度,防止了对未级茎秆的侵蚀。
7.再热器的工作特点怎样?
与过热器相比较,再热器的工作特点主要有:
(1)工作环境的烟温较高,而管内蒸气的气温高、比容大、对流传热系数小、传热功耗差,故管壁工作湿度高;另外,蒸气压力低、比热小,对热误差敏感。因而,再热器比过热器工作条件恶劣。因此,我国机组的再热器过去多设计成对流型,布放在中温烟区,低温段多选用顺水布置,采用好的耐磨钢。并设有专门旁路保护系统,以保证故障停机、锅炉启停时的安全。
(2)再热蒸气压力低、比容大、流动阻力大。蒸气在加热过程中压降减小,将大大缩短在汽轮机内的做功能力,提高损失。因而,再热器系统要力求简略,不设或少设后边联箱,设计孔径粗些,且辅以多管圈结构,以提高流动阻力。
8.再热蒸气流量通常为多少?
再热蒸气流量通常为机组额定蒸发量的85%左右。如DG670/140-4型机组再热器蒸气流量设计为579t/H;SG400/140-50410型机组,再热蒸气流量设计为330t/h。
9SG400/140-50410型机组的再热蒸气步骤是如何的?
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再热器进口联箱——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再热器出口联箱——汽轮机中压缸。
10.再热器一、二级旁路系统的步骤通常是如何的?
主蒸气——一级旁路——低温再热器进口——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二级旁路——三级旁路——汽机凝汽器。
11.再热器为何要进行保护?
由于在锅炉启停过程或运行中汽轮机忽然故障而使再热汽流中断时,再热器将无蒸气通过来冷却而导致管壁超温损坏。因此,务必装设旁路系统通入部份蒸气,以保护再热器的安全。
12.一、二级旁路系统的作用是何种?
一、二级旁路的工作原理都是使蒸气扩容通便,并在扩容过程中喷入过量的水降温,使蒸气参数降到所需数值。一级旁路的作用是将新蒸气降温升压后踏入再热器冷却其管壁。二级旁路是将再热蒸气降温升压后,排入凝汽器以回收工质、减少排汽噪音,在锅炉启停过程中还起到匹配一、二次蒸气体温的作用。
13.烟道挡板布置在何处?其结构怎样?
作为调节蒸气体温使用的烟道挡板,布置在尾部隧道以中隔墙为界的前后烟道出口处400℃以下的烟温区。其结构(以DG670670t从炉为例)为多轴联杆传动的蝶形挡板。挡板分两边布置在前后烟道出口,即再热器侧和过热器侧,每侧档板分为两组,每组中由一根主动轴通过联杆推动沿炉宽1/2布置的12块蝶形挡板晃动。挡板材料选用12CrCr11MoV,长度为10㎜。再热器侧(内侧)宽度为3m,过热器侧(左侧)宽度为1.5m,工作区气温362℃。
14.烟道挡板的调温原理是如何的?
烟道挡板的调温升幅通常在30℃左右。调温原理(以DG670/140-4例):前后烟道截面和烟气流量是在额定负荷下按一定比列设计的,此刻过热蒸气仍需一定的喷水量减温。当负荷增加时,对流特征很强的再热器放热减小,为保持再热汽温仍达到额定,则关小过热器侧挡板,同时开大再热器侧挡板,使再热器侧烟气流委比例降低,进而增加再热蒸气体温。而由此影响过热器蒸气体温的增加,则由降低减冷水量来控制,通常状况下,能保持70%~100%额定负荷的过热蒸气和再热蒸气气温在规定范围内。挡板调节功耗通常在0~40%范围内明显,对汽温的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
15.为何再热蒸气通流截面要比主蒸气系统通流截面大?
这是因为再热蒸气的压力低、比容大、容积流量也大,为了减少蒸气流速,使蒸气在流动中因阻力引起的压降损失控制在较小的数值(流体的流速高低是直接影响压力增加的诱因),以减少锅炉的循环效率。因此再热蒸气的通流截面比主蒸气的通流截面大得多。
16.再热器车祸喷水和后边喷水减温装置的结构怎样?
再热器车祸喷水和后边喷水装置的结构.减温原理基本上与主蒸气减温器相似。所不同的是再热器喷水装置不须要单独的联箱,而是在再热蒸气的管线内进行,同样也要在这段管线内壁设置一薄壁内衬管,但省去了文丘里喷嘴。机组的型式不同,其喷水装置的结构不尽相似。通常多选用雾化喷管式。引进的减冷水,顺蒸气流向,经喷管雾化喷入后,与再热蒸气混和减温。
17.省煤器有什么作用?
省煤器是运用机组排烟余热加热给水的热交换器。省煤器吸收排烟余热,增加排烟体温,减少机组效率,节省燃料。另外,因为踏入炉膛的给水,经过省煤器增加了温度,减少了因温差而导致的炉膛壁的热蠕变,以便缓解了炉膛的工作条件,延长了炉膛的使用寿命。
18.哪些叫非沸腾式省煤器?
非沸腾式省煤器是指给水经过省煤器加热后的最终气温末达到饱和气温(即未达到沸腾状态),通常比饱和气温低30~50C。
19.现代小型窑炉为什么多选用非沸腾式省煤器?
从整台机组工质所需糖分的分配来看,随着参数的下降,饱和水弄成饱和汽所需的气化铁损减少,液体热降低。因此所需窑炉蒸发受热面积减小,加热工质的液体热所需的受热面(省煤器)降低。机组参数越高,容量越大,窑炉规格和窑炉吸热越大,为避免机组窑炉结渣,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应当在熔池内铺设足够的受热面,将汽包出口烟温降到容许范围。因此,将工质的部份加热转移到由窑炉蒸发受热面完成,这相当于由幅射蒸发受热面承当了省煤器的部份放热任务。另外,省煤器受热面主要借助对流换热,而窑炉内借助幅射传热,其单位幅射受热面(风冷壁)的传热量,要比对流受热面(省煤器等)传质量大许多倍。因而,把加热液体热的任务移入窑炉受热面完成,可大大降低整台机组受热面积数,降低钢材耗量,减少机组造价;另外,增加给水的欠焓,对机组水循环有利。因此,现代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省煤器通常都设计成非沸腾式。
20.尾部受热面的磨蚀是怎样产生的?与这些诱因有关?
尾部受热面的磨蚀,是因为随烟气流动的灰粒,具备一定动能,每天撞击管壁时,便会削掉微小的金属屑而产生的。
主要诱因有:
(1)飞灰速率:金属管子被灰粒磨去的量反比于冲击管壁灰粒的动能和冲击的次数。灰粒的动能同烟气流速的二次方成反比,因此管壁的磨蚀量就同烟气流速的三次方成反比。
(2)飞灰含量:飞灰的含量越大,则灰粒冲击次数越多,锈蚀减缓。因而烧含铁损大的煤磨蚀加重。
(3)灰粒特点:灰粒越粗、越硬、棱角越多,锈蚀越重。
(4)管束的结构特点:烟气横向冲蚀管束时的磨蚀比竖向冲蚀轻得多。这是由于灰粒沿管轴方向运行,撞击管壁的或许性大大降低。当烟气纵向冲蚀时,错列管束的锈蚀小于顺列管束。
(5)飞灰撞击率。飞灰撞击管壁的机会由各类诱因决定,飞灰颗粒大,飞灰中度大、烟气流速快,则飞灰撞击率大。
21.省煤器的这些部位容易锈蚀?
(1)当烟气从水平烟道踏入布置省煤器的平行烟道时,因为烟气直行流动所形成的离心力的作用,使大部份灰粒抛向尾部烟道的后墙,使该部位飞灰含量大大降低,导致机组后
墙附近的省煤器管段锈蚀严重。
(2)省煤器紧靠外墙的管子与外墙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或管排之间存在有烟气过道时,因为烟气门廊处烟气的流动阻力要比其他处的阻力小得多.该处的流速就高.故处在烟气门廊后面的管子或管件就容易遭到严重锈蚀。实践证明.管束中烟气流速4~5m/s,而烟气门廊里的流速就该高达12-15m/s,为后者的3~4倍,其锈蚀速率就该高几十倍,这是由于管子被锈蚀的程度大概与烟速的三次方成反比的缘故。
22.省煤器的局部防磨举措有什么?
(1)保护瓦:用盖板将或许受到严重锈蚀的受热面遮住上去,检修时只需更换被锈蚀的保护瓦就行了。
(2)保护帘:在烟气门廊和靠墙处用护帘将整排直管或整片弯管保护上去。
(3)局部选用厚壁管:当管子排列繁密、装设或更换护瓦比较困难时,在或许受到严重锈蚀的地方,适当选用一段厚壁管子,以延长使用寿命。
(4)受热面翻身:因为锈蚀是不均匀的,为了使各部的受热面基本上达到同一使用年限,省煤器就选用了大翻身的方式,即在整修时将省煤器拆下来翻了身,再装出来(不合格的管子更换掉),使早已磨蚀得较簿的那种面处于烟气的反面,未经烟气冲蚀的那种面,调整到正对烟气流,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省煤器的使用期限。
23.省煤器再循环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怎样?
省煤器再循环是指炉膛上方与省煤器进口管间装设再循环管。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机组打火早期或停炉过程中,因不能连续进水而停止给水时,省煤器管内的水基本不流动,管壁得不到挺好冷却易超温损坏。若在炉膛与省煤器间装设再循环管,当停止给水时,可开启再循环门,省煤器内的水因受热密度小而上升踏入炉膛,炉膛里的水可通过再循环管不断地补充到省煤器内,因而产生自然循环。因为水循环的推行,带走了省煤器蛇形管的糖分,可有效地保护省煤器。
24.省煤器再循环门在正常运行中内泄露有何影响?
省煤器再循环门在正常运行中泄露锅炉,都会使部份给水经由再循环管漏电直接步入炉膛而不流经省煤器,这部份水没有在省煤器内受热,温度较低,易导致炉膛上下壁温差减小形成热蠕变而影响炉膛寿命。另外,使省煤器通过的给水降低,流速减缓而得不到充分冷却。因此,在正常运行中,再循环门应关掉严密。
25.省煤器与炉膛的连结管为何要装特殊套管?
这是由于省煤器出口温度或许高于炉膛中的温度。假如省煤器的出口水管直接与炉膛连结,会在炉膛壁管口附近因温差形成热蠕变。尤其当机组载荷变动时,省煤器出口温度或许猛烈变化,形成交变蠕变而疲劳破损。装上套管后,炉膛壁与给水管壁之间饱含着饱和蒸气或饱和水,避开了温差较大的给水管与炉膛壁直接接触,避免了炉膛壁的外伤。
26.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有什么?
(1)吸收排烟余热,减少机组效率。装了省煤器后,但是排烟气温可以减少这些,但电厂机组的给水气温大多低于200℃。故排烟气温不或许降得更低,而装设空气预热器后,则可逐步减少排烟体温。
(2)增加空气湿度,可以加强燃烧。一方面使燃烧稳定增加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和物理未完全燃烧损失;另一方面使煤易燃烧完全,可降低短缺空气量,进而增加排烟损失和水泵能耗。
(3)增加空气湿度,可使燃烧室气温下降,加强幅射传质。
27.空气预热器分为什么类别?
现代电厂机组选用的空气预热器有管式和回转式两种。而管式空气预热器又分为立管式和横管式两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又分为受热面回转式和风罩回转式两种。按传质方法可将空气预热器分为传质式和蓄热式两种。
28.受热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怎样?
受热面回转式预热器由定子、外壳、传动装置和密封装置四部份组成。定子由轴、中心筒、外圆筒和仓格板及半圆仓内装有的波形板传质器件组成;壳体由圆筒、上下端板和上下半圆板组成。上下端板都留有风、烟通道的开孔;,并与风道、烟道相接,在风、烟道的后边装有上、下半圆板的密封区,那样把预热器分成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各占全圆的一部份。烟气通流截面占165°,空气流通截面占135°,而密封区占2×30°。传动装置:电动机通过减速器推动小蜗轮,小蜗杆同装在定子内圈圆周上的围带销蜗杆,并推动定子晃动。整个传动装置都固定在壳体上,在蜗杆与围带销的渐开线处有罩壳与外界隔绝。
密封装置分锥面密封、环向密封和轴向密封。经向密封是避免空气穿过定子与半圆板之间的密封区漏人烟气通道。环向密封是避免空气通过定子外圆筒的上下轮缘漏入外圆筒与壳体圆筒之间的缝隙,再沿这个缝隙漏入烟气侧。轴向密封是当外环向密封不严时,避免空气通过定子与壳体间的缝隙漏入烟气。
29.受热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如何?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推动定子以1.6~4r/min的速率摇动,定子扁圆仓中装有许多波形受热器件,空气通道在轮轴的两侧,空气自下而上通过预热器,烟气通道在轮轴另左侧,烟气自上而下通过预热器。当烟气流过时,换热器件被烟气加热而原本气温下降,接着转入空气侧时,又将糖分传给空气而原本气温减缓。因为定子不停地摇动,就把烟气的糖分不断地传给空气。现在使用的空气预热器,将高温段的波形板受热面弄成抽斗式,在受热面磨蚀时,可以开启壳体上的门孔进行更换,所以把围带销的位置提升,使得轴向密封装置布置困难,因此取消了轴向密封装置。
30.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气的成因有什么?有何害处?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气的成因主要有:
(1)因为定子与转子之间有间隙,但是空气预热器规格大,运行时,烟气由上而下。空气由下而上流动,使整个空气预热器的下部湿度高,上部气温低,产生香菇状变型,使各部份间隙发生变化,更减小了漏气。
(2)被加热的空气是正压,烟气是负压,期间存在有一定的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空气通过间隙漏人烟气中。
(3)摇动部件也会把部份空气带到烟气侧,但因为车速很低,这部份漏气量极少,通常不少于1%。
漏气不但减小排烟热损失和引水泵能耗;也会因使烟温增加而加快受热面磨蚀;当漏气严重时,将导致送入机组出席燃烧的空气量不足,而直接影响机组出力。
31.空气预热器的磨蚀与积灰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害处?
因为空气预热器处于机组内烟温最低区,非常是未级空气预热器的冷端,空气的湿度最低、烟气气温也最低,受热面壁温最低,所以最易形成浸蚀和积灰。
当燃用含磷量较高的燃料时,生成的SO2和SO3氢气,与烟气中的水蒸汽生成亚硝酸或氯化蒸气,在排烟气温低到使受热面壁温高于酸蒸气露点时,氯化蒸气便凝结在受热面上,对金属壁面形成严重磨蚀,称为高温磨蚀。同时,空气预热器除正常积存部份产率外,酸液体也会黏结烟气中的产率,越积越多,易形成堵灰。因而,受热面的高温磨蚀和积灰是互相推动的。
高温磨蚀和积灰的后果是易导致受热面的毁坏和泄露。当泄露不严重时,可以维持运行,但使引水泵负荷提高,限制了机组出力,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另外,积灰使受热面传质疗效增加,降低了排烟热损失;使烟气流动阻力降低,并且烟道堵塞,严重时增加机组出力。
32.省煤器上部放灰管的作用是何种?
布置在尾部隧道烟道上部的灰斗,汇集着从烟气中靠自身重力分离出来的一部分飞灰,通过灰管排入灰沟,降低了烟气中尘土浓度和对预热器堵灰的影响。并且当省煤器发生爆燃车祸时,可排出部份渗漏,减少空气预热器受热面的堵灰现象。
33.燃烧器的作用是何种?
燃烧器的作用是把燃料与空气连续地送入窑炉,合理地组织烟煤气流,并使良好地混和、迅速而稳定地大火和燃烧。
34.燃烧器的类别有什么?常见布置形式有哪几种?
按燃烧器的外型可分为矩形和空隙型(槽形)两种。按燃烧器的气流载荷可分为直流式和旋流式两种。直流燃烧器通常选用四角布置,而旋流燃烧器常选用前墙布置,前、后墙布置及两旁墙布置等。
35.直流式燃烧器为何要选用四角布置的形式?
因为直流燃烧器单个喷管涌出的气流扩散角较小,速率衰减慢,射速较远。而低温烟气只好在气流周围混进,使气流周界的褐煤首先起火,于是渐渐向气流中心扩充,因此大火较迟,火焰行程较长,大火条件不理想。
选用四角布置时,四股气流在熔池中心产生一半径600~800mm左右的假想切圆,这些切圆燃烧方法能使相邻燃烧器涌出的气流互相点燃,起到帮助气流打火的作用。同时气流喷入窑炉,形成强烈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气流向四周扩充,窑炉中心产生负压,使低温烟气由上向上回流到气流内侧,逐步缓解气流大火条件。因为气流在熔池中心强烈旋转,褐煤与空气混和强烈,加快了燃烧,产生了窑炉中心的低温冰锥,但是因为气流的旋转上升延长了烟煤在炉内的熄灭时间,缓解了炉内气流的富有程度。
36.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结构特征怎样?
这些燃烧器的结构,按照煤的种类及送粉形式的不同而不同。部份喷管可上下晃动,均选用切圆燃烧方法。现以DG670/140-4型和SG400/140-50410型机组为例简介结构特征。因燃用的是接近烟煤的劣质褐煤,故均选用热风送粉形式。每角燃烧器的结构特征是:
(1)喷管为方形;
(2)三次风口布置在燃烧器的下部;
(3)一次风口的高宽比小于二次风口,故一次风粉气流迎火周界较长,指着火有利,但气流易过于偏移、贴墙;
(4)一次风口集中布置,增加了大火区的褐煤含量,吸热集中;二次风口相对集中布置,且与一次风口较远,可依照燃烧还要实现分骨料风。因而,有促使烟煤气流稳定而迅速的大火;
(5)最上层一次风口内,布置有油枪。
37.直流式燃烧器部份喷管为何设计为可调式?
直流式燃烧器部份喷管设计为可调式,可以改变喷管的上下夹角,那样可以调节二次风混进一次风粉的时间,缓解烟煤气流大火和燃烧条件以适应煤种的变化。另外,可以调整火焰的中心位置和窑炉出口烟温。
38.哪些叫紊流的刚性?
燃烧器涌出的紊流抵御偏转的能力叫刚性。它与喷管截面、气流速率、喷口高宽比有关,通常喷管的截面越大,气流速率越快,高宽比越小,其紊流的刚性越大。
39.为何三次风喷管通常都布置在每角燃烧器的下部?
三次风的特征是风温低、水分大、风速高、风量大(占总风量的20%左右,并且富含10%左右的褐煤),对窑炉燃烧影响大。因而通常都布置在燃烧器最下部,使三次风气流尽量在主褐煤气流的熄灭阶段混进,以防止影响主褐煤气流的大火和燃烧。
40.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气流偏料的成因及对燃烧的影响怎样?
气堕胎生偏移的成因,主要有:
(1)紊流一侧压力不同,在压差作用下,被压向两侧形成上翘。因为直流燃烧器的四角紊流相切于窑炉中心假想圆或窑炉横截面不是正六边形,使得紊流右侧与炉墙间倾角不同。倾角大的两侧、空间大,窑炉低温烟气向空间活血充分;而倾角小的外侧清热不足,使得倾角大的两侧的静压高于倾角小的右侧,在压差的作用下,射流向倾角小的两侧凹入。窑炉宽深规格差异越大,切圆半径越大.左侧顶角的差异越大,压差越大,紊流的偏移越大。
(2)紊流受燃烧器上游邻角燃烧器紊流的纵向推力作用,致使气流歪斜。
(3)紊流原本刚性大小,也影响气流的偏移。紊流速率越高、动量越大、喷口截面积越大、喷口的高宽比越小,则刚性越强,紊流的偏移越小。反之,刚性越差,气流偏移越大。
当气流偏移不大时,可缓解炉内气流流动载荷,使部份低温烟气刚好补充到邻组燃烧器气流的内侧,不但保证了褐煤气流的快速大火和稳定燃烧,又不致于结渣,这是比较理想的炉内空气动力载荷。但当气流偏移过大时,会产生气流贴墙因而炉墙结渣、磨损风冷壁等不良后果,且窑炉中心有较大的无风区,火焰富有程度减轻。
41.多功能直流褐煤燃烧器的结构如何?
主要由稳燃器(船形体)、火嘴、油枪室及小油枪四部份组成(见图)。
稳燃器用ICr18NiNi99TiTi的铸铁板支承,并分别与火嘴和稳燃器弧焊。小油枪从稳燃器后边插进,油枪室焊在一次风管箍上,小油枪可自由地在油枪室推动、抽出。
42.多功能直流褐煤燃烧器的特性怎样?
因为多功能直流褐煤燃烧器的特殊结构使褐煤气流射入燃烧室后产生特殊的开衩形紊流,这是通常的直流褐煤燃烧器所不具备的。因为稳焰器和火嘴外壳的作用,褐煤气流慢慢向外扩充,并在喷管出口产生开衩,使紊流的束前胸两边外侧产生局部高含量褐煤区,而在紊流中心产生稳定的回流区,使褐煤气流处于燃烧室外低温烟气的加热之中。以便使该区产生了高褐煤含量、高温烟气加热、高氧含量的“三高区”,成为稳定的大火源,保证了褐煤的快速大火和稳定燃烧。
其主要功能特性是稳定大火和燃烧,节省助燃油;扩大机组负荷调节范围,增加对煤质多变的适应能力;增加烟气中NOx的浓度,降低了环境污染。并且结构简略,操作便捷,使用寿命长。
43.泵的种类有什么?
按照泵的结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体积泵:包括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滑片泵等。
(2)茎秆泵:包括离心泵、轴流泵等。
(3)喷射泵。
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是茎秆泵类的离心泵。
44.离心泵的构造是如何的?工作原理怎样?
离心泵主要由定子、泵壳、密封防漏装置、排气装置、轴向推力平衡装置,联轴器与机架(或基础台板)等构成,定子又包括轴套、轴、轴套、联轴器、键等部件。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当泵轴套旋转时,泵中液体在茎秆的推进下,也作高速旋转运动。因受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液体在茎秆间向轴套外侧高速运动,压力、能量下降。在此压力作用下,液体从泵的压出管排出。与此同时,阀座中心的液体压力增加形成真空,液体便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经吸入管吸入轴套中心。那样,离心泵不断地将液体吸人和压出。
45.离心泵的出口管线上为何要装逆止阀?
逆止阀也叫阀门,它的作用是在该泵停止运行时,避免压力水管路中液体向泵内倒流,使得定子倒转,毁坏设备或使压力水管路压力急速衰退。
46.为何有的泵入口管上装设球阀,有的则不装?
通常状况下吸入管线上不装设球阀。但若果该泵与其它泵的吸水管相连结,或电机处于自流充水的位置(如水源有压力或吸水面低于入水管)都应安装入口管件,从而设备检修时的隔离。
47.为何有的离心式油泵在启动前要加分洪?
当离心泵水闸海面高于其轴线时,泵内就富有空气,而不会手动富有水。因而,泵内不能产生足够高的真空,液体便不能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吸入轴套中心,电机就难以工作,因此应当先向泵内和入口管内富有水,赶尽空气后才会启动。为避免引进水的露出,通常应在吸入管口装设底阀。
48.离心式油泵打不出水的成因、现象有什么?
打不出水的成因主要有:
(l)入口无水源或水位过高。
(2)启动前泵壳及进水管未灌满水。
(3)泵内有空气或吸水高度超出泵的容许真空吸上高度。
(4)进口滤网或底阀堵塞,或进口球阀衬套断裂、堵塞。
(5)电动机反转,阀座装反或靠背轮脱开。
(6)出口阀未开,球阀芯断裂或出水无去向。
当离心泵打不出水时,会发生马达电压或出口压力不正常或大降幅晃动、泵壳内气化、泵壳低热等现象。
49.水泵的类别有什么?
按工作原理分类,水泵主要有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
50.离心式水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如何的?
离心式水泵主要由轴套、蜗壳、进气箱、集流器(即进风口)、扩压器、导流器(或茎秆调整挡板)、轴及轴套等部件组成。其中轴套则由茎秆、前盘、后盘及轮胎所构成。当水泵的轴套被电动机经轴推动旋转时,富有茎秆之间的二氧化碳在茎秆的促进下逐渐高速摇动,使二氧化碳荣获大量能量,在惯性高心力的作用下,甩往轴套外侧,二氧化碳的压能和动能降低后,从蜗形壳体流出,阀座中部则产生负压,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源源不断吸入二氧化碳给予补充。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