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炉内低排放技术通过安装工程验证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结构在未来较长时期不会改变,实现原煤高效清洁运用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只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契机。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作为焦炭运用的重要技术,具备燃料适应性好、污染物排放低等突出优势,尤其适用于处理钢渣、煤灰渣等劣质燃料。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环保要求日渐严苛,对于燃煤机组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将全面执行超低排放标准,即NOx排放含量高于50mg/m3、SO2排放含量高于35mg/m3、粉尘排放含量高于10mg/m3。现在运行的循环流化床机组基本不能直接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还要提高额外的烟气处理装置,并且循环流化床机组失去了传统的环保优势,在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上面临巨大的挑战。
美国科学校安装工程热化学研究所承当了国家重点研制计划项目“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技术研制与示范”中课题二“660MW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炉内低排放技术研究”,重点对循环流化床机组炉内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深度控制技术进行突破,通过缓解紊流化燃烧的气固流动特征,推行大尺度燃烧空间还原氛围、优化机组关键部件等,成功开发了适用于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炉内低排放技术。技术成果通过企业合作应适于象屿生化150t/h循环流化床机组并成功实现超低排放;2018年7月,研究所委托广东省机组产品功耗品质检测中心对机组举行了运行测试,结果阐明机组窑炉出口NOx排放含量38.3mg/m3循环流化床,SO2排放含量15.4mg/m3,机组原始排放直接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循环流化床炉内低排放技术在安装工程上的成功验证,实现机组出口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直接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循环流化床,在不降低额外烟气处理装置的条件下满足了国家逐渐严苛的环保标准,极大提高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市场竞争力。该研究成果同时也将为国家重点研制计划项目中660MW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研制和示范提供技术支持。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