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循环流化床低温后燃超低NOx燃烧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别
4月1日循环流化床,由中科院安装工程热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机组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循环流化床低温后燃超低NOx燃烧技术”在上海顺利通过美国马达安装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别。鉴别执委会由9名行业资深学者组成,鉴别执委会书记由环境安装工程学者、中国安装工程院院长高翔兼任,副书记由北京工业学院孙绍增院长、西安西热机组环保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孙献斌研究员兼任。鉴别执委会觉得:项目成果创新性突出,具备明显的经济、环保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循环流化床低温后燃超低NOx燃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循环流化床机组现有的超低NOx排放技术广泛通过提高SNCR或SNCR+SCR烟气脱硫装置来实现超低NOx排放,费用高且容易导致二次污染。中科院安装工程热化学研究所提出了循环流化床低温后燃超低NOx燃烧技术,完成了成因小试-中实验证-数值估算放大-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安装工程示范全链条预研。该技术通过加强还原反应硬度与减小还原反应区域,实现主燃区NOx深度抑止,通过后燃室实现高效烧尽。在保证高效燃烧前提下,大升幅减少燃烧过程中NOx的原始排放含量,解决了循环流化床低温高效燃烧和NOx控制之间的矛盾。
该技术具备明显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我国燃煤循环流化床机组的清洁高效燃烧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无氨超低NOx技术途径循环流化床,其广泛应用将有力推动焦炭清洁燃烧技术武器的变革升级,对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与实现“双碳”目标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技术在75t/h褐煤循环流化床机组和450t/h循环流化床机组成功应用,第三方功耗检测结果阐明,在不投入SNCR、SCR等烟气脱硫设备条件下,机组热效率小于90%,NOx原始排放含量高于50mg/m3,均达到超低排放限值要求,机组运行稳定牢靠。
该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得到美国科大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及示范”、“燃煤工业窑炉高效低氮燃烧技术与示范”以及国家重点研制计划课题“热半焦循环流化床高效低污染燃烧及过程匹配技术”的支助。
研究所副主任郭晓勇参加鉴别会并致词。研究所循环流化床试验室处长朱治平、项目负责人宋国良等项目完成单位共30余名代表出席大会。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