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的组成有什么
机组整体的结构包括机组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份。机组中的窑炉、锅筒、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构架和炉墙等主要部件构成生产蒸气的核心部份,称为机组本体。机组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部件是窑炉和锅筒。窑炉又称燃烧室,是供燃料燃烧的空间。将固体燃料放在炉排上,进行火床燃烧的窑炉称为层燃炉,又称火床炉;将液体、气体或磨成糊状的固体燃料,喷入火室燃烧的窑炉称为室燃炉,又称火室炉;空气将煤粒托举使其呈沸腾状态燃烧,并用于燃烧劣质燃料的窑炉称为沸腾炉,又称流化床炉;借助空气流使煤粒高速旋转,并强烈火烧的圆筒形窑炉称为旋风炉。窑炉的横截面通常为正圆形或方形。燃料在窑炉内燃烧产生火焰和低温烟气,因此窑炉四周的炉墙由耐低温材料和保温材料构成。在炉墙的内表面上常铺设风冷壁管工业锅炉,它既保护炉墙不致损坏,又吸收火焰和低温烟气的大量幅射热。窑炉设计须要充分考虑使用燃料的特点。每台机组应尽量燃用原设计的燃料。燃用特征差异较大的燃料时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牢靠性都或许增加。锅筒是自然循环和多次强制循环机组中,接受省煤器来的给水、联接循环回路,并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气的圆筒比喻器。锅筒繁体由优质厚圆钢制成,是机组中最重的部件之一。
锅筒的主要功能是储水,进行饮料分离,在运行中排除锅水底的碱水和泥渣,防止富含高含量盐分和杂质的锅水随蒸气踏入过热器和汽轮机中。锅筒内部装置包括饮料分离和蒸气擦洗装置、给水分管路、排污和投药设备等。其中汽水份离装置的作用是将从风冷壁来的饱和蒸气与水分离开来工业锅炉,并尽量减低蒸气中携带的细小水滴。中、低压机组常用挡板和空隙挡板作为粗分离器件;中压以上的机组除广泛选用多种型式的旋风分离器进行粗分离外,还用百页窗、钢丝网或均汽板等进行逐步分离。锅筒上还装有水位表、安全阀等检测和保护设施。为了考评功耗和改进设计,机组常要经过热平衡实验。直接从有效运用能量来估算机组热效率的方式叫正平衡,从各式热损失来反算效率的方式叫反平衡。考虑机组房的实际效益时,除了要看机组热效率,需要计及机组辅机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品质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按物理反应估算出的空气需求量称为理论空气量。为了使燃料在窑炉内有更多的机会与二氧化碳接触而燃烧,实际送入炉内的空气量总要小于理论空气量。其实多送入空气可以降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但排烟热损失会减小,就会减缓硫氧化物浸蚀和氮氧化物生成。因而应设法改进燃烧技术,力争以尽量小的适量空气系数使窑炉内燃烧完全。机组烟气中所含烟尘(包括飞灰和碳黑)、硫和氮的氧化物都是污染大气的物质,未经洁净时其排放指标可达到环境保护规定指标的几倍到数十倍。控制某些物质排放的举措有燃烧前处理、改进燃烧技术、除尘、脱硫和脱硫等。利用高水塔只好增加水塔附近地区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
烟气除尘所使用的斥力有重力、离心力、惯性力粘附力以及声波、静电等。对粗颗粒通常选用重力沉降和惯性力的分离,在较高容量下常选用离心力分离除尘静电除尘器和袋子过滤器具备较高的除尘效率。干式和彭氏-水膜除尘器中水滴水膜能黏附飞灰,除尘效率很高能够吸收气态污染物。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努力发展煤灰综合运用,化害为利。如用碎砖制造混凝土、砖和水泥级配等建筑材料。70年代起又从粉矿渣中提取实心微珠,作为耐火保温等材料。
机组未来的发展将逐步减少机组和电厂热效率;减少机组和电厂的单位功率的设备造价;减少机组锅炉的运行灵活性和手动化水平;发展更多机组品种以适应不同的燃料;减少机组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运行靠谱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