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机组常见运行实战问答30条
机组运行常见问题解惑
在生产中,机组运行时常会出现一些难办问题。话不多说、小编为您整理出30条机组运行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学习完以后别忘了分享给女子伴哦。
1
哪些是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循环倍率?影响循环倍率的运行诱因有什么。
影响循环倍率的运行诱因太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离器效率,燃料细度,燃料含灰量,燃料的成份,灰特征循环流化床,灰颗粒的磨耗特征对循环倍率有决定性影响。
机组负荷的影响。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即机组蒸发量的提高,机组整体风量和烟气流速必定增加,使得CFB机组循环倍率也相应增加。
2
炉膛机组正常运行时,为何要关掉省煤器再循环门?
由于给水通过省煤器再循环管直接步入炉膛,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炉水盐度,影响了饮料分离和蒸气质量,并使再循环管与炉膛插口处的金属遭到气温蠕变,时间长或许形成裂痕。之外,还影响到省煤器的正常工作,使省煤器出口水温偏低,因此在正常运行中,应当将省煤器再循环门关掉。
3
为何要对新装和整修后的机组进行物理擦洗?
机组在制造、运输和安装、检修的过程中,在饮料系统各承压部件内部难免要形成和粘污一些灰尘、铁屑、焊渣、铁的氧化物等杂质。很多杂质一但踏入运行中的饮料系统,将对机组和汽轮机引起极大的害处,因此对新装和整修后即将投产前的机组应当进行物理擦洗,消除这种杂物。
4
为何要进行机组的吹管?
机组饮料系统中的部份设备如减冷水、启动旁路、过热器、再热器管道系统等,因为结构、材质、布置形式等诱因不适宜物理擦洗,因此新装机组在即将投产前需用地理方式消除内部残留的杂物,故运用本炉形成的蒸气对饮料系统及设备进行吹管处理。
5
机组启动前上水的时间和湿度有何规定?为何?
机组启动前的进水速率不宜过快,通常夏天不多于4h,其他秋天2~3h,进水早期尤应平缓。冷态机组的进水气温通常在50-90℃,以使踏入炉膛的给水气温与炉膛壁气温的残差不小于40℃。未完全冷却的机组,进水气温可比照炉膛壁温,通常残差应控制在40℃以内,否则应减少进水速率。成因是:
(1)因为炉膛壁较厚,膨胀平缓,而连结在炉膛壁上的管子壁较薄,膨胀较快。若进水气温偏低或进水速渡过快,将要导致膨胀不均,使焊口发生裂痕,导致设备受损。
(2)当给水踏入炉膛时,总是先与炉膛下半壁接触,若给水气温与炉膛壁温差值过大,进水时速率又快,炉膛的上下壁,内外壁将形成较大的膨胀差,给炉膛导致较大的附加蠕变,导致炉膛变型,严重时形成裂痕。
6
机组常用保养方式有哪几种?
(1)湿保护:有联氨法、氨液法、保持给水压力法、蒸汽加热法、碱液化法、磷酸三钠和亚硫酸混和碱液保护法;
(2)干保护:有干燥法(带压放水)和烘干剂法。
7
导致蒸气质量恶化(蒸气污染)的成因有什么?
(1)蒸气带水。机组的补给水富含杂质。给水踏入机组后被加热成蒸气,杂质也大部份转移到炉水底,这么多次循环,炉水底杂质含量越来越高。富含高含量杂质的炉水被饱和蒸气携带就称作蒸气带水,蒸气带水称做机械携带,是蒸气污染的第一个诱因。
(2)蒸气溶盐。机组在较高的工作压力下,蒸气能溶化这些盐分,蒸气溶盐称为选择性携带,这是蒸气污染的第二个成因。
8
尾部受热面的高温磨蚀是如何形成的?
燃料中的硫燃烧生成SO2,SO2与烟气中的氧结合生成SO3,当受热面的水温高于烟气的露点时,烟气中的水蒸汽与SO3组合生成硝酸蒸气,凝结在受热面上,导致受热面的高温磨蚀。空气预热器的冷端易出现高温磨蚀。
9
何种状况下紧急停炉?
(1)炉膛水位超出极限值时。
(2)机组所有水位计受损时。
(3)过热蒸气管路、再热蒸气管路、主给水管线发生爆破时。
(4)机组尾部发生再燃烧时。
(5)所有吸、送水泵、空气预热器停止运行时。
(6)再热蒸气中断时。
(7)机组压力下降到安全门动作压力,而所有安全门拒动时。
(8)窑炉内或烟道内发生坍塌,使设备遭受严重损毁时。
(9)机组灭火时。
(10)机组房内发生火灾,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时。
(11)炉管爆破不能维持炉膛正常水位时。
(12)所有的操作员站同时关机或关机且主要参数丧失监视方式时。
10
为何机组在运行中应一直监视排烟气温的变化?
机组排烟气温下降通常是何种成因引起的?
(1)由于排烟热损失是机组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通常为送入糖分的6%左右;排烟气温每提高12~15℃,排烟热损失降低1%,;同时排烟气温可反应机组的运行状况,因此排烟气温应是机组运行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应当重点监视。
(2)使排烟气温下降的诱因如下:
1)受热面烧蚀、积灰、结渣。
2)短缺空气系数过大。
3)漏气系数过大。
4)燃料中的水份降低。
5)机组负荷降低。
6)燃料品种变差。
7)制粉系统的运行模式不合理。
8)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11
水压实验的降压、泄压速率,合格的标准?
答:水压实验的降压速率应控制在0.2MPa/min,泄压速率不小于0.49Mpa/min,合格的标准为:在关掉进水门后,经过5分钟炉膛压力升高值不少于0.29MPa及承压部件金属壁和熔池没有湿润、泄露痕迹及无显著变型为合格。
12
怎样冲洗炉膛水位计?
答:冲洗水位计共有三个过程:水侧冲洗:开启放水门,关掉汽后门,开启水后门;汽侧冲洗:开启放水门,关掉水后门,开启汽后门;饮料共冲:开启放水门,开启汽后门,开启水后门。冲洗后关掉放水门。
13
为何再热汽温调节通常不使用喷水减温?
使用喷水减温将使锅炉的热效率增加。这是由于,使用喷水减温,将使中低压缸工质流量降低。这种蒸气仅在中低压缸做功,就整个回热系统而言,限制了高压缸的做功能力。并且在原先热循环效率越高的状况下,如提高喷水量,则循环效率增加就越多。
14
怎样进行再热器水压实验?
首先在汽轮机高压缸出口蒸气管路上改装施压堵板,之后在汽轮机容许的状况下用再热器冷段车祸喷水或减凉水给再热器上水。上水前应关掉汽轮机中压缸入口电动门和再热器疏水门,打开再热器空气门(见水后关掉)。
当压力升到1MPa时暂停降压,通告有关人员进行复查。无问题后继续降压直到额定。此间应防止超压。检测完毕,应依照规定的升压速度升压到零。打开空气门及疏水门,放净炉水。
15
影响锈蚀速率的主要诱因有什么?
①烟气、物料的流速
②烟气中物料的含量细度及强度
③被锈蚀的器件的表面形状、硬度
④物料与被锈蚀器件的相对运动方向
影响最大的是气流的速率,锈蚀与速率的三次方成反比。
16
为何要控制床温在850-950之间?
①在该气温下灰不会熔化,以便提高了结渣的危险性
②该气温下具备较高的脱硝效率
③在该气温下燃烧氢气的硫化物氢气较少
④在该气温下煤中的碱金属不会升华,可以增加受热面的结渣。
17
循环流化床机组床面褐变的现象有什么表现
①床温随之下降。
②氧量指示增长并且到零。
③一次水泵电压降低,风室风压高且。
④炉膛负压减小,引水泵电压降低。
⑤排渣困难或排不下渣。
⑥若为高温烧蚀,则床温、床压分布不均、偏差过大、床压、风室压力、床温不正常,局部床温测点不正常下降或减轻。
⑦床压指示值波动很小。
18
怎样防止循环流化床机组启动时发生结垢车祸?
①启动前,彻底检测风帽口是否全部畅通,床料是否却无受潮或板结现象
②升温时,保持回暖速率缓慢
③升温时确保床温均匀
④初投煤时,宜少量多次投煤
⑤如果床温上升过快,燃烧猛烈,宜加强一次风量。
19
影响流化床机组负荷的诱因有什么?
①煤质②床温③床压④氧量及一、二次风配比⑤给水气温⑥尾部受热面的清洁度
20
循环流化床机组启动过程中,怎样保证保温、耐火、耐磨浇注料可塑胶的安全?
循环流化床机组启动过程中,为保证保证保温、耐火、耐磨浇注料可塑胶的安全,必须做到:
①严格控制炉内任一点的气温变化大于100℃/h,避免浇筑料与金属膨胀不均
②在启动水泵和风量调整过程中,严苛控制窑炉压力大升幅的变化;
③在投煤操作时,一定要平缓少量,切不可大降幅调整给煤量。
21
循环流化床机组打火时何时投煤,如何投煤?
按照燃煤煤种的不同,投煤气温各不相似。燃用高挥发分煤时,可将投煤气温增加一些,通常在480度左右;燃用褐煤时,通常在550度左右;燃用无褐煤时,通常在600度左右。
床温达到上述条件后,可以开启后边一台给煤机,以10%的给煤量(脉动)给煤90秒后,停90秒观察氧量是否升高,床温是否上升,连续3~5次以后如氧量增长,床温上升,可连续投煤,保证床温逐步上升。
22
影响循环流化床机组热效率的诱因有什么?
①煤质②锅炉负荷③氧量及一二次风配比④排烟气温⑤风机出口水温⑥飞灰含碳量⑥炉渣含碳量⑧排渣气温⑨给水体温。
23
打火早期通过这些方式控制床温升速率?
打火早期为防止床温升速过快,对浇筑料、可塑胶导致破坏,应当严苛控制温升速率,可通过以下方式调节。①控制油枪投入支数②控制液压③调节一次风量。
24
循环流化床机组运行中床温的控制和调整原则是哪些?
床温,即料层气温,是通过布置在密相区的电厂偶来测量的。循环流化床机组运行中,为减少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升传质系数,并提高CO、NO排放,床温应尽或许高些,但是从脱硝增加Nox排放和避免床内烧蚀考虑,床温应选择低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循环流化床,床温通常控制在850-950℃范围内,维持正常的床温是稳定运行的关键,控制床温的最好方式是再分配燃烧室不同燃烧风风量而总风量保持不变。
在一定的负荷下,若给煤量一定,则要调整一次风和下二次风。一次风在保证床料充分流化的基础上,可适当减少,以降低热烟气带走的糖分,保持较高的床温,增加燃烧效率。用上二次风保持氧量在正常范围内,使床温平衡在850-950℃之间。
25
运行中对循环灰系统的控制和调整应留意哪些?
①对循环灰系统应一直检测,合理地控制返料风和返料风压
②监视各部气温变化和循环疗效,返景泰蓝回料气温最高不应小于1000℃,湿度过高时,应当减轻负荷
③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容许放循环灰,但在低负荷、压火、停炉或在返景泰蓝故障下可以抛掉部份循环灰,以达到规定的运行载荷
④循环流化床机组运行中应维持一定的循环灰量,以控制床温和满足负荷的还要。
26
26、在打火过程中一次风应怎样调整?
通常状况下,在打火过程中一次流化风都保持临界状态,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床温,提高糖分损失.但在投油枪时应非常留意流化风量的变化,当油枪引爆时,打火风道内的空气忽然遭到加热膨胀,驶向风室的一次风阻力减小,一次流化风数量降低,停止油枪运行时,则会出现相反的现象.因而应相应加强或降低一次水泵入口导叶开度,保证一次流化风量不能高于临界量,床料保持良好的流化状态。
27
机组热态启动的条件?
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机组具有热态启动条件:
无MFT断电条件。
MFT未滥觞。
所有油燃烧器的油阀关掉。
所有给煤机全停。
平均床温低于650℃。
总风量小于25%B-MCR。
窑炉吹扫没有进行。
28
机组褐变的成因有什么?
1)启动燃烧器投产时,严重配风紊乱或燃烧功率过大。
2)机组启动前,流化风嘴堵塞过多或有耐热材料等杂物留有炉内。
3)停炉过程中,燃料未完全燃烧,析出渣油导致高温烧蚀。
4)床温偏低或燃煤、床料硬度太低。
5)流化风量过高,常时间流化不良。
6)机组运行中,长时间风、煤配比不当,适量给煤。
29
循环流化床机组打火早期怎样实现对再热器的保护?
循环流化床机组打火早期,因为再热器内无蒸气流通,再热器管壁得不到充分冷却,很容易局部过热而发生爆管的车祸,应当采取一定举措来实现对再热器的保护,其举措如下:
1)高温再热器坐落尾部烟道中,关掉再热器侧烟气挡板,同时监视高温再热器蛇形管壁温,可起到保护作用。
2)低温屏式再热器坐落窑炉下部,炉子和启动过程需检查低温屏式再热器壁温和低温屏式再热器上方烟温.机组启动早期,汽机高排汽逆止门不开启,再热器内没有蒸气流通时,低温屏式再热器上方烟温应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
3)及时投入旁路保护再热器。
4)再热器中构建起稳定连续的再热蒸气时,可调节再热器和过热器烟气挡板,只需监视再热器壁温不少于报案值即可。
30
停炉后机组为什么要保养及保养的方式?
机组停用后,假如管子内表面寒冷,外界空气踏入会导致内表面金属的氧化磨蚀。为避免这些磨蚀的发生,停炉后要进行保养。对于不同的停炉有如下几种保养方式:
1)蒸气压力法防腐。停炉备用时间不少于5天,可选用这一种方式。
2)给水溢流法防腐,停炉后转到备用或处理非承压部件缺陷,停用时间在30天左右,防腐其间应设专人监视与保持炉膛压力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压力变化过大。
3)氨液防腐。停炉备用时间较长,可选用这些步骤。
4)机组余热干燥法。此方式适用于机组检修期保护。
5)烘干剂法。机组需常年备用时选用此法。
我要评论